第两千六百七百五十章 真空机-《重生之乘风而起》
第(1/3)页
“嗨!那就是一个塑料袋抽真空,不是什么高科技。”周至说道:“大姑食品集团早就在用这技术了,不过是按照飞机飞行的要求,用的铝袋小包装。”
“飞机飞到高空,货舱的空压会下降,如果袋子里有空气的话,这时候就要胀气,抽成真空就能够避免这个问题。”
“书籍害怕什么?氧化,而损坏书籍的蠹虫,微生物,它们也需要依赖氧气才能生存,抽成真空后,书本会被压得更紧密,强度增加,可以起到保护作用,还能避免氧化和生物侵害,我觉得挺适合用来长期保存书籍的。”
“另外需要知道包装里的内容,用透明塑料密封袋就最合适不过了。”
“那一会儿等他来了你跟他聊聊。”
“嗯,这次回来也带了一台家庭式抽空机,这玩意儿在那边还挺流行的,用来保鲜食品,到时候我就留在这里。”
写完鉴藏书后,王老爷子和周至又一边玩赏瓷器,一边聊着这次出行发生的趣事,老爷子当然不可能对打音乐行业官司感冒,问的都是大都会博物馆和美国收藏界的事情。
这次周至出去也认识了不少人,这个圈子本身并不大,或者换句话说,其实每个行业到顶,那圈子都不大,相互间都算认识,和王老爷子一代的人基本都是从大陆出去的,他们的水平老爷子当然十分清楚,主要是想了解一下那边的下一代的情况。
听闻翁以钧留下了陈洪绶《水浒博古叶子》继续研究,而将其余松原明清刻本抄本都送回来以后,不由得摇头叹气:“那边像你们这代,水平有点拉了啊……”
周至就觉得好笑,老爷子这是将自己当做他的弟子来排了,真要是论年纪,翁以钧做他的爷爷都够了,笑道:“也是环境使然吧,那边的学者目前主要还是靠这边输血,大多数都是留学过去之后留下的。”
“三百万美元啊,上博都凑不齐的费用,你倒是不费吹灰之力……”老爷子想起了自己当年典房卖屋凑收藏的日子,以及好些因为凑不够经费只能眼睁睁看着它们流失的国宝,不禁欷歔。
周至赶紧转移老人的想法,揶揄道:“现在是不是觉得德绵堂这一大堆东西,当年一百万美元转给我亏大发了?”
“你小子啊!”王老爷子不禁乐了:“那个时候国内价跟海外价就不在一个体系,就算现在,能够送到海外拍卖的东西和国内藏品也不是一个价。”
目前能够送到海外参加拍卖的藏品,都必须是49年以前就有明确记录的传承品,以及从国家认定的可以出口创汇的部门流出的文物,这两类东西从来就不是一般老百姓玩得起的,因此民间留存并不多,加上本来就从海外回流的海归文物,大约就这三种,可以自由出入。
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