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两千六百七百四十章 岛国的半导体从业者日子不好过-《重生之乘风而起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不过这些东西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,比如李光南就提出利用麦小苗架构的优势,制造四块功能相对独立的芯片,再通过一块调度指令芯片让它们工作起来,最后全部集成到一张板卡上,勉强可以解决问题。

    周至的建议则是迭加,通过堆迭的方式让芯片变成三维结构,这样就可以解决体积和封装的问题。

    但是这个技术的难度也不是一星半点,完全是国内空白,目前只在制程较大的闪存上进行过研发。

    舛冈富士雄带领着团队发明了一种可以刻洗的胶膜,解决了导热胶“爬胶”污染管脚点的问题,的确达到了缩小芯片阴影面积,通过增加闪存颗粒高度来实现容量倍增的目的。

    不过这工艺目前只能在亚微米级,也就是0.8微米制程的存储颗粒上实现,但是想要将之用到0.5甚至国际领先水平的0.25微米制程芯片上,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。

    “在舛冈那边还没有搞出适用0.5微米的胶膜之前,我们还是先考虑一拖四方案吧。”李光南是早就习惯了在简陋条件下创造奇迹的中国科研人,对于这类困难已经见得多了,不但不畏难,相反还非常振奋:“小苗的这套非线性算法才是我们的核心力量,有了这套算法,我们即便是用0.5微米的芯片,也足以发挥出0.25微米的威力来!”

    “前提组建集群。多多益善。”麦小苗笑道。

    周至白了胡长风一眼,到现在他算是明白之前在胡长风办公室的担忧纯属多余,胡长风这是拿自己逗闷子呢,李光南也很看好麦小苗这套东西,并没有什么抵触。

    不过接下来俩个人讨论的东西就太深奥了,“数学这东西永远不会骗你,数学不会,就是不会。”周至对胡长风说道:“要不小苗在这里继续,我们去拜访一下存储实验室那边?”

    现在的世界还是硬盘的世界,甚至磁盘和磁带都属于主流,是这个世界上数据存储的主力。

    闪存这种东西,如今还代表着高端和时尚,最高端的尊享版WinClover容量首次突破了1G,结合双type-C接口,完全还可以作为性能优越的“移动硬盘”使用。

    第五大道背后华尔街的白领们,现在流行的装备就是一部手机,一台笔记本电脑,尊享版WinClover一边连着电脑当硬盘,另一边连着耳机听着音乐办公,都成了咖啡馆里边的一道风景线了。

    有了刻写胶膜技术,NAND的技术就可以从2D进入3D,加上刚刚研发成功的“自对齐浅沟隔离技术”使NAND的迭加具有了出色的可靠性,目前已经在实验室里实现了4倍增,也就是四叶草集团目前的DRAM存储最高工艺,已经从128M提升到了512M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