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3章 本王要一半-《回到明朝当暴君》
第(2/3)页
“便按世子殿下所说。”
朱弘栋心中默算一下,按照全忠给出的数字,他现在麾下兵丁外加工匠,总共养着两万五千人,每个月伙食费八千两。
现在朱弘栋一直没有正式给麾下的兵丁发饷银,但是因为食物上供给充足,顿顿都有荤腥,士兵们吃的乐呵啊,知道自己的伙食比普通的小地主家还要丰富,对饷银的事也就不那么计较了。
这一块儿省了不少钱,否则如果按照辽东兵丁的标准,一个月每个士兵的饷银就要有二两上下,这个钱可就多了,养上两万兵丁,几个月就能把朱弘栋吃穷。
不过长远来看,饷银的事还是得想办法解决掉。尽量走义务兵,低饷银的方式,降低军队开支成本。
朱弘栋估摸着,在跟清军正式开战之前,至少要普遍打赏一次。
人家都准备要跟你上战场,干掉脑袋的活了,总不能让人家兜里空空,连个安家银子都没有。
正想着,朱弘栋跟着朱梅溪来到府库,武库的大门敞开,里面总有许多大车等待装货。
朱弘栋没想到朱梅溪如此细心,连运货的大车都准备好了,便转头冲朱梅溪赞许的夸奖了几句,让朱梅溪脸上不由得浮现出笑容。
朱弘栋吩咐全忠带着后勤营开始搬运物资,自己则跟着朱梅溪在府库里打转,参观这些新近入库的物资。
走到一个仓库前,朱弘栋发现里面堆着满满的粗盐。
朱弘栋突然意识到,浙江同样靠海,在海边应该有盐场才对。
以前在朱弘栋的意识中,明末的盐场还是以两淮为主,正是两淮的盐场造就了十里扬州的盐商暴富。
这让他下意识忽略了浙江的盐场,朱弘栋转身向身后的朱梅溪确认。
“宗侯,咱们浙江有盐场是吗?”
“咱们浙东总共有三十二处盐场,所出食盐一直供应到陕西,以前盐课一直归两浙都转运盐使司管辖,每年盐课十五万余两。”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