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杨梅送小儿子出门,耳提面命的又唠叨了两句,这才挥手让马伯旺送马季礼去县城。 至于马叔明,养心书院要过完元宵才开课,所以,他可以在家里多住上几日。 不过,今日马叔明还有一项任务,就是要给村子里适龄入学的孩子们重新取名字。 之前摸底孩子们的情况时,马幼薇看着花名册就一副头大的模样。 概因村子里孩子们的重名率实在是太高了,几乎喊一声‘狗娃’,就得有十个孩子应和。 而且这样的贱名,根本难登大雅之堂。 要是将来走读书的路子,再叫这样的名字,可是要被人笑话的。 男孩一溜的狗蛋、铁蛋、狗娃、栓子、铁柱、狗剩、红毛、黄毛...... 女孩除了一水儿的丫和妮儿,就是招弟、来弟、念弟、引弟...... 这种名字毫无辨识度,只怕夫子上课都不知道谁是谁,还要怎么因材施教? 改名,要上学的孩子,统统需要重新取大名。 可是村子里的大部分村民都是目不识丁的庄稼汉,哪里能取出像样的好名字? 于是,大家便把希望都寄托在了秀才老爷马叔明身上。 他们可都听说了,大宝小宝大妮二妮还有锦宝他们几个的大名就是马叔明给取的。 瞧瞧,那名字取的多有水平啊? 大宝叫马继文,小宝叫马继武,一文一武,将来说不定一个能考文状元,一个能考武状元哩! 再听听大妮二妮和锦宝的名字,一个叫琼瑶,一个叫琳琅,一个叫瑾瑜,都是形容女子温婉漂亮,像美玉一般美好的品质,多有意境? 马叔明不愧是他们善水村最有文化的秀才老爷。 孩子取大名这样重要的事情,舍他其谁? 于是,马叔明就成了民意之子,被迫无奈接下了为全村孩子取大名的艰巨任务。 送完马季礼后,族长的孙子马长生就跑到家里来找他,说祠堂那边已经布置好了。 “我爷爷说,元宵节那天正好要给孩子们入族谱。 所以,今天趁着要给这群小孩改大名,正好一起登记入册了,也省后面再一一对花名册太麻烦。”马长生咧嘴笑道。 杨梅听完,也觉族长这样安排有道理,便对马叔明说:“那叔明你便趁早过去吧,省得让族长和其他几位族老等。” 第(2/3)页